某高校立面整治项目包括四栋建筑的外立面整治原有建筑保护等工程,改造立面面积约24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的屋面防雷、女儿墙翻边处理、外墙砖更换、石材幕墙、玻璃幕墙、铝板幕墙、地面石材以及相应的外墙拆除清运等内容。该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完成方案设计与投资估算通过政府相关审批手续后,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工程总承包方。本项目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策略如下:
1.注重需求管理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商承揽项目的先决条件是由业主提供项目的目标、范围、设计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文件或者初步设计文件等内容。而上述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工程总承包商对项目的需求识别与实施效果。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基建管理部门作为项目的提出与实施方,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调研,广泛收集相关使用部门的需求,并按照项目投资限额、需求的轻重缓急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完整可靠的项目需求。通过委托专业的咨询机构编制相应的方案设计和投资估算,对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功能要求、材料设备要求等内容作出详细具体的描述,用以工程总承包的后续实施。前期项目需求管理的深入与细致可以有效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使项目投资得到较好的控制。
2.合理分配合同价款变动风险
在传统的承发包模式下,由业主提供招标工程量清单及图纸,因此业主需要对招标工程量清单及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特征不符、清单缺项漏项、工程量偏差、图纸与现场不符等情形难以避免,增加了合同价款增加的风险。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主体,既需要对工程设计的适用性、准确性负责,也需要掌握施工现场情况、预估各类不利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可以认为工程总承包商应对工程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全部内容具有充分的认识,从工程造价确定的角度出发,相较发包人,工程总承包商对工程造价准确控制更具优势。
因此该项目采用固定总价的合同形式,约定中标价为暂定合同价,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由工程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的依据编制施工图预算,由业主委托第三方进行审核,双方确认后作为最终的固定合同价。按照风险有效控制原则应分摊给处于最有利控制该风险地位并以较小代价控制风险的一方,本项目将总承包商作为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主体,可以更好避免由施工图预算编制错漏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发包人出于对投资控制的需求,建立施工图预算审查机制,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施工图预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核,也可实现工程造价的事前控制。
3.加强限额设计管理
本项目在工程总承包招标阶段仅有投资估算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因此需要强化工程总承包人在设计过程中的限额设计理念,设计阶段一旦出现超限的情况,承包人应及时调整设计,以满足限额设计要求。主要的限额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即工程总承包人在初步设计阶段,严格以投资估算限额与内容为准编制设计概算,由发包人自行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工程概算全面审查,符合限额要求后才能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由总承包人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不应超过经评审的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承包人将施工图预算一并送发包人审查,发包人将委托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审核,施工过程中发包人委托的造价咨询单位将实时监控工程造价情况,一旦出现可预见的造价超限的情况,承包人应在满足总工期要求的前提下调整设计至满足要求。
本文节选自《工程总承包模式在高校基建项目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全文刊登于《建筑经济》2022年7月增刊)